Ping是一個網絡命令,主要是檢測網絡的,它用于確定本地主機是否能與另一臺主機交換(發送與接收)數據。根據返回的信息,你就可以推斷TCP/IP參數是否設置得正確以及運行是否正常。按照缺省設置,Windows上運行的Ping命令發送4個ICMP(網間控制報文協議)回送請求,每個32字節數據,如果一切正常,你應能得到4個回送應答。Ping能夠以毫秒為單位顯示發送回送請求到返回回送應答之間的時間量。如果應答時間短,表示數據報不必通過太多的路由器或網絡連接速度比較快。
Ping命令在默認的情況下windows發送的數據包大小為32byt,我們也可以自己定義它的大小,但有一個大小的限制,就是最大只能發送65500byt。
可通過Ping命令讓對方返回給你的TTL值大小,粗略的判斷目標主機的系統類型是Windows系列還是UNIX/Linux系列,一般情況下Windows系列的系統返回的TTL值在100-130之間,而UNIX/Linux系列的系統返回的TTL值在240-255之間。
Ping在一般情況下發送的數據包是通過一個個路由才到達對方的,但到底是經過了哪些路由呢?通過參數就可以設定你想探測經過的路由的個數,如:C:\>ping -n 1 -r 9 202.96.105.101 (發送一個數據包,最多記錄9個路由),不過限制在了9個,也就是說你只能跟蹤到9個路由,如果想探測更多路由,請使用Trace命令。
如何在Windows下使用ping命令:
使用格式:
ping [-t] [-a] [-n count] [-l size]
參數說明:
-t 讓用戶所在的不斷向目標主機發送數據
-a 以IP地址格式來顯示目標的地址
-n count 指定要ping多少次,具體次數由后面的count來指定
-l size 指定發送到目標的數據包的大小
如何在Linux下使用ping命令:
使用格式:
ping [-dfnqrRv][-c 發送次數][-i 間隔秒數][-I 網絡界面][-l 前置載入][-p 范本樣式]
[-s 數據包大小][-t 存活數值][主機名或IP地址]
參數說明:
-d 使用Socket的SO_DEBUG功能。
-f 極限檢測。大量且快速地送網絡封包給一臺機器,看它的回應。
-n 只輸出數值。
-q 不顯示任何傳送封包的信息,只顯示最后的結果。
-r 忽略普通的Routing Table,直接將數據包送到遠端主機上。通常是查看本機的網絡接口是否有問題。
-R 記錄路由過程。
-v 詳細顯示指令的執行過程。
-c 數目 在發送指定數目的包后停止。
-i 秒數 設定間隔幾秒送一個網絡封包給一臺機器,預設值是一秒送一次。
-I 網絡界面 使用指定的網絡界面送出數據包。
-l 前置載入 設置在送出要求信息之前,先行發出的數據包。
-p 范本樣式 設置填滿數據包的范本樣式。
-s 字節數 指定發送的數據字節數,預設值是56,加上8字節的ICMP頭,一共是64ICMP數據字節。
-t 存活數值 設置存活數值TTL的大小。
|